藏藥按性、味、效分類,按八性、六味、十七效來分細類。八性將藏藥分為輕、重、潤、糙、銳、鈍、涼、熱八種性質(zhì);六味將藏藥分為甘、酸、苦、辛、咸、澀六種味道。他們認為,甘可滋補,酸助消化,苦可降火利膽,辛能除濕去寒流,咸能溫胃去虛,澀可調(diào)合諸味;十七效將藏藥歸納出柔、重、溫、潤、穩(wěn)、寒、鈍、涼、軟、稀、干、干枯、熱、輕、銳、糙、動等十七種效能。如“龍”病中有一種病的性質(zhì)屬“輕”,表現(xiàn)為心神不定,神情恍惚,藏醫(yī)則采用“重”效能的藥物去治療。余此類推。
藏藥治病多采用數(shù)藥合成,很少使有單方。許多藥方配藥都在25種以上,有的甚至高達七八十種、一百多種。如”罵奴稀湯”多達130味”,然納桑培”配方多達70味。每個方劑的名稱大都是主藥加方藥總味數(shù)合成。如“然納桑培”中“然納”是珍珠,“桑培”是70,譯成漢語即”珍珠七十”。
藏藥在使用上大都有副品或代替品。為了解決珍貴藥源不足的問題,藏藥除本名正藥外,特規(guī)定了與此藥性質(zhì)、類別相同、相近的副品或代用品。正品用”卻”注明,代替品用“慢恩巴”注明。
藏醫(yī)用藥講究調(diào)伏增效、適當配制,即各類藥物適配對治。根對治骨骼病,枝對治脈絡(luò)病,莖對治肌肉病,葉對治六腑病,葉液對治骨髓病,芽對治骨血精液病,花對治眼病,果實對治內(nèi)臟病,尖對治頭部病,外皮即樹干下部之皮對治皮膚病,韌皮治筋病,樹脂對治四肢病。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fā)揮藥物的性、味、效,才能更好地治療疾病。
藏醫(yī)非常重視藏藥的加工與炮制?!秴f(xié)據(jù)》記載,藏藥的采集加工應做到“適地采集,適時采集,干燥揀選,分清陳舊,炮制去毒,調(diào)伏增效,適當配制”等工序。藥物分別生長在雪山、高山、涼爽、溫暖、具有日月光華之力的地方,要采集色鮮味艷、沒有被蟲蛀咬,沒有被火燒焦,沒有被大自然損傷,沒有被陽光、陰影、水所害,適時穩(wěn)固生長,根大而深,向陽生長的藥物。關(guān)于采集時節(jié),藏醫(yī)認為,花蕾、莖枝在旺盛時采,根、種子在秋季挖,葉子在夏季采,花在初夏采,果實在秋天收,樹皮在冬春秋采集,樹脂在春秋采集。采集后的藥物通過炮制,不但能消除或降低毒性,而且可適當改變某些藥物的性能,借以提高藥物的療效。 主要炮制的方法有三種:火制法、水制法和水火合制法。藏醫(yī)治病的劑型主要有散劑、水丸劑和湯劑、膏劑、脂劑五種。他們把制好的藥物按病人癥狀分別配制成散劑、丸劑、膏劑、脂劑,讓病人服用,非常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