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醫(yī)藏藥是勤勞勇敢的藏民族在同自然界長期斗爭中積累起來的獨特理論體系,它吸收了古印度 醫(yī)、阿拉伯醫(yī)、古中醫(yī)等醫(yī)學的精華部分,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藏醫(yī)學理論,加之藏民族游牧式的生活特性,決定了以丸劑為主的制藥特點,它有便于攜帶,服用方便,保質期長,劑量小,藥力強等優(yōu)點。
藏藥服用方法:藏藥一般分2類,普通藥與珍寶類藥品。普通藥沒有太多講究,把藥丸咬碎后用溫開水沖服即可。 但珍寶類藥品服用方法比較嚴格,晚睡前浸泡,早空服。浸泡方法:必須用有蓋的杯子,首先杯子內倒入開水,水量差不多能漫過藥丸就可以,開水溫后才把藥丸碾碎后 放入杯子內,蓋好杯蓋。第二天早晨6點左右在加小許開水,攪洪后連底下藥雜一切沖服。
一、 因為珍寶類藥品含有珊瑚、珍珠、瑪瑙、天珠、佐太等很多珍貴原料制成,浸泡服用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二、 藏醫(yī)理論中所說的,機體經過一夜休息調整后,此時腸胃內沒有其他雜食,有利于藥物的有效成份在人體內完全分解、溶化、吸收,才能達到完整治好疾病的理想效果。
藏藥同其它傳統(tǒng)醫(yī)學一樣,整體調節(jié)機體的陰陽平衡,即:“隆、赤巴、培根”,是維持生命的三大因素。只有三大因素保持平衡人體才能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失衡則發(fā)生疾病,調節(jié)平衡過程,也就是治療過程,因此,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達到完整治好疾病的目的。
由于藏藥的原料和制作工藝與中藥有所不同,所以服用方法也大有區(qū)別。如應該在服藥的前一天晚上用溫開水浸泡,第二天早晨空腹服用。有許多患者往往道聽途說藏藥治療某病效果不錯,就自己買來服用,像服用一般中藥一樣用溫開水吞服,當然無法取得預期療效。同時服用藏藥還需要注意以下以點:
1、由于國家法規(guī)的限制,一些藏藥的說明書上只能寫藏醫(yī)的術語,如"黑脈病"、"白脈病"、"培根木布病"等,一般患者看不懂,容易產生歧義,從而影響到內地患者對藏藥的使用和信賴。
2、要分期服用。如重癥病人和一般病人、恢復期病人,用藥量應該有所不同。從一天一丸到3~5天一丸,一定要在指導下服用,才能取得預期的療效。
3、藏藥講究搭配服用。如治療中風癱瘓,一天中的早、中、晚吃的藥有所不同。早上吃"七十味珍珠丸",晚上就可以服用"二十五味珍珠丸"。
4、要對癥服用。國家藥典中限于篇幅有的只寫了部分作用,如藏藥石榴日輪丸,藥典中注明是溫補胃腎。如果患者是腎陽虛就可以放心服用,如果是腎陰虛就不能服用,否則可能出現(xiàn)不良后果。
5、是根據(jù)病情加減用藥量。比如第一周每天一丸,第二周3天一丸,以后逐漸減為3天、5天、7天一丸,直至停服。
6、服用藏藥禁食辣椒、生蔥、酸腐、吃醋、飲料、生冷等;